認知科學導論招生中!

認知科學導論是中正大學認知科學學程的必修課,介紹認知科學當中基本的問題和理論。這門課程是內容紮實、全程英語授課的通識課,屬於社會科學領域(第4領域)。

認知科學導論在課程安排上分為三部份,分別由哲學系的金凱文老師、語言所的吳俊雄老師以及心理系的襲充文主任擔任講師,帶領同學由心靈哲學、語言學和心理學的路徑來了解認知科學。授課大綱按我下載。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上校務系統選課


PART1. 心靈哲學

在認知科學導論的第一部份,哲學系的金凱文(Kevin Kimble)老師將探討認知科學中重要概念的哲學基礎:

心靈是什麼?要怎樣才算是擁有心靈?我知道我有心靈,你應該也相信你有心靈,但幼兒、胚胎呢?其它動物呢?猴子和狗看起來好像擁有心靈,但獨角仙和蛞蝓呢?牠們也有嗎?再者,有心靈就代表有能力進行思考和感知嗎?如果不是的話,思考和感知的條件又是什麼?

在心靈哲學裡,金老師會介紹企圖回答這些問題的哲學理論,以及這些理論可能遇到的困難。藉由這部份課程,我們希望能讓同學理解:在認知科學論述中,某些看似平常的概念其實並沒有我們以為的那樣單純,而是涉及許多模糊的界線和隱藏的衝突,需要細心思量和進一步的分析。


PART2. 語言學

在認知科學導論的第二部份,語言學研究所的吳俊雄老師將帶領大家品味語言作為一種文明現象的令人困惑之處:

「他打死過一隻蚊子」和「他打死過那隻蚊子」僅有一字之差,為什麼前面那個句子很OK,後面那個句子就不太對?

「I went to a restaurant. The waitress is nice」和「I went to a fun park. The waitress is nice」也只有一個詞不一樣,為什麼一個看起來沒問題,另一個卻怪怪的?

「John is burning a book」和「John is writing a book」這兩個句子都用到「book」這個字,但它們的意思真的完全一樣嗎?

若你想要俯瞰語言,挖掘隱藏在字詞和語句背後的秘密,吳俊雄老師的語言學章節不會讓你失望!


Part3. 心理學

多數學者認為人是視覺的動物,我們在很大程度上仰賴視覺來獲得存活所需的資訊。然而,要能讓這些由光線帶來的資訊發揮功用,我們不只需要眼睛來產生光線反射的影像,還需要大腦來解讀這些影像。

在認知科學導論的第三部份,認知科學研究中心的襲充文主任將從腦和神經系統出發,把重點放在神經元之間的運息傳遞系統上,並進一步討論為什麼我們的視覺系統能這麼厲害,將外在世界這麼有組織地呈現給我們,所有的東西、臉龐、事件,區分得清清楚楚。

在了解這些過程背後的原理後,我們不但能視覺系統的運作是怎麼一回事,也能知道那些有趣的視覺現象為什麼會發生:例如,你能數數看下面這張圖裡有幾個黑點嗎?